近期,我中心副主任符大海研究员与其合作者在SSCI期刊China&World Economy 2025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How 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mprove China’s Product Export Potential: A Global Value Chain Perspective”的论文。该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对196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种出口产品的面板数据,就“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产品出口潜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该文结合传统与渐进DID的方法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产品出口潜力,且该效应会因出口产品种类、所属行业以及国别地理区位等特征而异。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资本品、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品,以及中国对东南亚、南亚及欧洲沿线参与国的出口产品的影响最为显著。与非沿线国家相比,中国与签订“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的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仍是“一带一路”倡议贸易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该文进一步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各国在全球产出供应链与投入需求链中的位置攀升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助力沿线各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同时,中国在全球产出供应链中的位置获得了更大的提升,能够更加深入地嵌入沿线国家的生产网络,具体表现为沿线国家逐渐扩大了来自中国的进口。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并未使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下游度指数产生明显变化,这意味着沿线国家仍不能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进口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以及沿线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坚实动力。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该文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政策建议。首先,中国应进一步推广“一带一路”倡议,携手各参与伙伴共同应对当前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与矛盾,找准利益交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双向“嵌套型”价值链,重塑现有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其次,该倡议对中国产品出口潜力的积极效应仍集中于沿线国家,尤其是欧洲与东南亚沿线国家,因此要注重与签订倡议相关文件的非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最后,中国应重视从出口导向型模式向更平衡的国际贸易模式的转变,统筹国内国际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向中国投资,进一步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提升消费、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重要作用。
论文信息:Zhang, L., D. H. Fu, C. J. Wu, Y. Y. Liu and Y. L. Xi, 2025, "How 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mprove China's product export potential: A global value chain perspective,"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33, No. 1, pp. 195–222.